为深化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7月30日下午,理学院通过线上会议形式组织召开"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高等数学)暑期集体备课会"。本科生院副院长田甜、智能技术学部副部长陈丽琼、理学院党委书记陈雷、教学副院长徐小明等党政班子领导出席会议,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骨干成员、高等数学教研室及应用数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研讨。
会议围绕教改工作进展、教学大纲修订及示范课程设计展开深度对话与创新碰撞。在教改进展通报环节,黄贺艳、叶楠两位老师分别汇报了智能技术学部和香料化工材料工作组的改革成果,重点介绍了结合专业特色的课程优化方案。教学大纲修订说明环节重点解读了面向"智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构方案,新增培养学生AI与工程应用能力与跨学科思维能力,突出数学基础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从单一知识传授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变,从解题能力培养向智能建模与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转变。
在核心知识点示范教学环节,黄贺艳老师通过《傅里叶级数及其应用》的生动讲解,展示了工程案例融入理论教学的新模式;董小妹老师则以《闭区间连续函数最值求解》为例,示范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创新。与会专家就高数与专业衔接、工程应用案例与知识点的关系等提出宝贵建议。


陈书记对目前教改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案例的交叉融合也与发展趋势高度契合。他强调,要持续推进教学内容重构和方法创新,夯实数理基础。
田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为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高等数学教学新体系指明了方向。

本次备课会通过集思广益,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明确了实施路径,相关成果将于新学期试点应用。会议凝聚了改革共识,为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 张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