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奉贤区海泉路100号第四学科楼

邮编:201418

电话:021-60873193

学院公众号

学院新闻

我校王子涵同学荣获2025年度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奖)

编辑:焦贺丽 日期:2025-11-20 阅读:

10月9日,2025年度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奖)评审结果揭晓,我校理学院王子涵同学荣获宝钢优秀学生奖。

王子涵,理学院电子信息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曾获3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次,国家奖学金20余项竞赛奖项及荣誉,多次获评学校“优秀学生”等称号。

他积极投身于智能农业前沿技术的科研探索与产业实践,以光学调控与智能农业交叉研究为核心,探索如何通过光环境控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作物品质,立志用科技的光,助力农业现代,为“科技强农、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让科研“生长”于应用中

2023年,王子涵考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 “科研,不是照着结果去走,而是带着问题去找答案”,从进入上应大的第一天起,导师邹军教授为他定下明确的研究方向: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引导,在实验室中寻求解决方案。

“入学既是冲刺,唯有全力以赴,方能不负韶华”,王子涵迅速融入科研之中,在一次次光照系统调试中,王子涵发现不同作物对光谱的响应差异极大,而传统固定光源系统无法适应环境变化。这一发现让他下定决心,要研究一种能根据作物生长状态自适应调节光谱的补光系统。

从电路设计、光源布局,到算法模型的训练,从零开始的一项项实验过程并不顺利。线路短路、传感器失灵、系统过热导致测试平台烧坏……王子涵时常在凌晨重新焊接电路。尽管如此,他从未退缩。“只有在实验台前坐得住,才能在科研路上走得远。”这是王子涵常对自己说的话。

两点一线,从寝室到实验室

“学习要耐得住寂寞,科研要经得起重复。”研究生三年,王子涵将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到实验室与科研项目中。数据建模、系统测试、算法验证……王子涵几乎把寝室和实验室连成了一条直线。

早上八点进入实验室,晚上十一点离开,是王子涵生活的日常;周末的时间,也常常被调试设备和数据分析占满。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实验参数、想法和灵感,有的后来被推翻,有的则成为他后续研究的重要线索。

三年来,王子涵以第一或共同作者身份完成学术论文7篇、以第一、第二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5篇,公开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与国家级与市级科研项目5项。同时,他在“挑战杯”“互联网+”“iCAN”等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10余项。

心怀大我,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光不仅能照亮植物,也能照亮未来。”在王子涵看来,他所做的科学研究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责任。用科技的光助力农业现代化,为“科技强农、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以科技服务社会”,王子涵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活动,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68小时。他主持或参与校科技节、学术讲座、研究生迎新会等服务活动14场,接待师生及社会公众逾1800人次。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科研心得与经验,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加入科研创新的行列。

在科普推广方面,王子涵组织并主讲了“光的魔法”公益活动,深入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LED光照与植物生长相关科普讲座3场,覆盖人群约1500人。他将复杂的光学农业知识生动呈现,积极传递科学理念,用自身行动诠释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感——科研不仅服务于实验室和企业,更应服务于社会,让科学的光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如今,捧起宝钢教育奖这一沉甸甸的荣誉,王子涵深感重任在肩。“未来,我将继续以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让每一分努力都成为推动智慧农业与科技进步的微光。” 以理想为帆,以实干为桨,王子涵将继续在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的航道上,书写着勇于担当、敢于探索的时代答卷。

图文:宣蒙蒙